【医疗器械类】四位行业大佬对互联网医疗的冷思考
11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讨论在第十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之2015健康医疗信息化专题论坛上精彩上演。国裕网络科技CEO张小洋、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原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及原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碳云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吴淳等行业大佬在会上就当前热络的互联网医疗做了冷思考。
张小洋:医药互联网平台将是趋势
目前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放缓增速,流通行业呈缓中趋稳的态势,面对新常态如何稳增长,可能是整个行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医药工业及终端营销渠道带来新机遇。不过,医药电商参与者不断增多,且主要集中在发展早期,市场竞争加剧。通过对比互,我们不难发现,网上销售相比于传统门店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有效的推广吸引流量并转化为销售。
当然如果处方流不出来就意味着B2C的销售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眼下处方配外的政策仍在博弈当中。一旦处方药放开网络销售,将有近50%的传统销售会移到网上来。从营销的角度说,新型互联网营销较之前的传统营销带来更大的价值,尤其是第三方健康医疗互联网采购平台可提供更灵活的运作方式,使得在线交易变得更加顺畅。
我们认为,新型互联网营销可最大限度的优化上下游供需,服务终端药店集中议价采购,精准购买。这就需要互联网大健康批发采购云解决方案来实现这样的初衷。理由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为止凡是工业企业涉及自建自营互联网平台的都只能依靠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做销售。为什么天猫医药馆可以收高额的佣金,就是因为企业自建平台无法引流。工业电商做B2C目前没一家赚钱。我们的观点是融合专业信息服务、金融物流基础方案及新型医药营销理念的医药互联网平台将是医药行业市场营销发展的未来趋势。
王航:提升医疗效率
近年医疗行业极度“繁荣”,因为医疗行业患者的需求未被满足;其次是破除以药养医,回归以服务为核心的模式;再者,互联网的全民化让医疗服务依托在互联网上。但真正被解决的痛点并不多,同质化厉害,且过渡商业化。
只有提供对医患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才可能形成良性的循环,那么有价值的服务核心是什么呢?
一是促进医患信息对称。只有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提升科普知识的水平。当每一个医生都变成科普英雄的时候,整个国家对于医疗的知识水平的普及将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二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分级诊疗体系痛点在基层能力成长缓慢,现在很难对接基层医院,这个是未来的工作的重点。
三是高效利用医疗资源。远程会诊、网络诊疗都是把大量的院内事情放到了医院外部。美国的一张床位对应了10多个工作人员,中国一张床位对应了不到1个工作人员,并不是说美国的效率低,而是他做了很多的关联服务,中国就是把周边的服务都不做,所以带的体验非常差。
四是扩展服务范围。互联网帮助院内服务转到院外服务兴起,这样会把这些成本降低,患者参与进来,健康管理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五是解放生产力。我刚才讲到的这几点最终推动了医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推动医生核心生产力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得以释放。
六是推动规则变革。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本。以医生为本,因为医生是生产力的源泉,如果他们不行动起来,我们无法得到优质的服务,我觉得在医疗价值观层面要坚持的东西。
庄一强:通过互联网推动服务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医疗服务创新挑战在于商业模式不清晰,政策监管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以及隐私保护的制约。但我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机会还有很多待挖掘。如数据的质量和可获得性很重要。医疗服务是特殊服务,如毕加索画一幅画,跟在网上印出来的画是不同的。广东的厨师为什么做鱼特别好吃,为什么其他的厨师不能做出来,你看菜单,前面都是非常精细的,但到了后面是盐少许,油少许,如何精准地拿捏,这对需要创新。
目前互联网医疗1.0版是在高效利用存量给医生选病人,让病人选到对的医生,节省病人的时间,不增加医生的供应量。我认为,未来几年移动1.0将会洗牌。进入2.0版本,我们预判,植入性+可穿戴设备,可以方便地拿到患者辅助性的数据。现在糖尿病人有一个泵,直接埋在皮下,如果发现,患者胰岛素不够了,他就会分泌一些,还有一些非接触型的可穿戴,可穿戴设备将来会发展成非接触型和植入型的可穿戴设备。
此外,可能突破的就是互联网读片。据说有设备已实现肺癌切片读片准确率达到85%,其他的癌症慢慢提高。包括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等医疗服务。我相信有这么一天大白医生会出现,但是不要放弃这么一天的到来。
吴淳:医保机构要成为医疗福利的高效管理者
我觉得数字化医疗正在影响整个医疗生态体系。我觉得应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及时的优质服务。融合互联网并不是说谁颠覆谁。通过现有的需求和途径,更好地改善对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数字化医疗对医疗行业的价值体现有三点:第一提升效率。缩短候诊时间,改善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等;第二降低成本。提高定价透明度等;第三改善疗效。如慢病管理提高依从性和整体疗效。
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监管政策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包括远程诊疗、处方药网受,医生多点执业都没有出台细则,医改不是某点的改变,而是体系的改变;其次是各家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截然不同。从整个管理体系和数字层面来说都是差得比较远的,数字化医疗对这方面也会受到一些挑战。同时中国缺乏开展大规模医疗数据管理的一手经验。
今后健康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合作是主旋律,但现在健康和保险医疗处于水是水,油是油水的状态。如重疾险理赔完了就完了,保险机构对后续的医疗方案没有干预。保险提供者只是一个保障,到了中期那就是油水混合物了,这个医院是否好,医生是否在这个网络里面,我都有一个很好的计算体系提供,所以关于医药、医生的一些体系,关键在医保。不到这一步,医保跟移动医疗合作也是一个水是水油是水,融不到一起。保险机构长期提供的是患者管理服务,到了这个时候,他是一个完全的把控者。
【本文为转载自医药经济报,江苏科佳软件不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本文观点负责。】